WFU

2020年5月29日 星期五

降低濃度的atropine控制近視效果反而好?


追蹤治療了一年多的病人,目前狀況都還不錯,跟大家分享一下。





國中生,功課繁重。之前在別處就診,使用 0.125% atropine 及眼鏡控制。點了會怕光,所以不是很愛點藥水,點點停停。轉到我這邊來之後,先續用 0.125% atropine 觀察療效,可惜效果不佳,眼球長度分別增加0.07mm/0.03mm 及 0.03mm/0.04mm。所以先降低濃度 0.05% atropine,大朋友比較可以接受之後,認真的點藥水點了一個月,眼球長度只增加了 0.01mm/0.03mm,後來我們再調整,稍為提高濃度,變成 0.08%  atropine,兼具功效及耐受度,眼球增加的幅度都只有 0.01mm 或 0.02mm 甚至有幾個月是負增長或是零增長。

醫師開藥是一回事,病人有沒有點又是另一回事,在這個案例我們把濃度降低之後,反而得到較佳的控制效果,就是因為病人接受度提高,願意使用,才能真正發揮療效。

控制近視就是兩股勢力在抗衡,讓度數飆增的勢力像是用眼時間過長、眼經離目標物距離過近、不足的戶外活動;而幫度數踩剎車的勢力則是 atropine 眼藥水濃度、足度的光學矯正及角膜塑形鏡片還有良好的用眼習慣。因此每個月回診,就是在檢視控制結果,調整濃度以達最佳療效。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  院長  林于皓醫師

2020年5月15日 星期五

近視到幾歲才不會再加深?

今天要講的不是新知識,把舊的東西拿出來複習一下。

一個 2013 年的近視相關研究 COMET study 發現幾個有趣的點,近一半 (48%) 的人近視在 15 歲就穩定了,77% 的人在 18 歲穩定,90% 的人是在 21 歲,而到了 24 歲,96% 的人近視不再增加,這代表者有 4% 的人過了 24 歲近視還會增加!研究還指出,非裔美國人平均在 13.82 歲就達到度數穩定。

另外一個研究 (Bullimore 2002) ,研究樣本為 20到40歲的人,發現隨著年紀越大,近視加深的機會越小。增加較快的是20幾歲的人。在這個五年期的研究,有 21.3% 的研究參與者至少增加了100度。成年之後近視仍加深的人和沒有加深的人在以下參數都沒有差異:閱讀書寫、使用電腦、教育程度、近視家族史、近視發生年紀或是有無使用隱形眼鏡。

有一半的人在 16歲之後近視仍會繼續加深,甚至有一小部份的成年人近視還會增加,因此近視控制的處理要一直堅持到近視度數穩定了。使用角膜塑形術來控制近視的人會有較好的視覺品質連帶生活品質也會較佳。即便成年了還是要注意良好用眼習慣,重度的 3C 使用或是大量的閱讀等近距離用眼都仍會增加近視度數。對於高度近視的病人,更要持續追蹤黃斑部、視神經及周邊視網膜的狀況。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 院長  林于皓醫師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COVID-19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病毒會不會透過眼睛傳染?

COVID-19 武漢病毒(新冠肺炎)是否會從眼部組織傳染或是眼部組織液傳染一直眾說紛紜,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這個領域,帶大家來看看最近的兩個研究。

第一個是新加坡病人的研究,先講研究結論,從17個病人身上從有症狀開始的第3天到第20天蒐集了64個淚水樣本,沒有培養出病毒, RT-PCR 也偵測不出來。代表這個病毒經由眼睛傳染的機會較低。

有假說認為病毒可以從上呼吸道藉由鼻淚管跑到眼睛。因此眼部組織可能成為一個可能的傳染源,為了釐清這件事情,所以做了這個研究。淚液是由資深眼科醫師使用淚液試紙採檢,並放入病毒傳送培養基。患者也會被評估是否有肺炎的眼部症狀:紅眼、流淚、視力模糊、分泌物。這17個患者沒有一個有上述的眼部症狀。但有一位結膜充血及水腫。有14位有上呼吸道症狀像是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在發病的第一週、第二週及第三週分別取得了12、28及24個樣本,而這總共64個樣本都沒有測出有病毒。

這是第一個比較病毒在淚液及鼻咽拭子的散播狀況的研究。之前有另一篇研究發現用淚液去測 RT-PCR 是陽性,但是沒有成功培養出病毒。

在本研究,在疾病的整個過程都沒有病毒從淚液散播的情況,而從鼻咽拭子分離出來的病毒量在發病的第二週有大幅變多,意思就是說鼻咽可以找到病毒,但是淚液沒有找到病毒。即便是有上呼吸道症狀的病人也沒有從淚液分離出病毒,代表著病毒會從鼻咽經過鼻淚管到眼睛的假說可能不正確。最重要的是,只有一個有眼部症狀的病人,而且這個病人的淚液沒有分離出病毒。這代表著不管在何種階段,病毒藉由淚液傳播的可能性是低的

這個研究有幾個不足的地方。

第一 樣本化驗不是經由統一的實驗室化驗,有可能造成誤差。

第二 只有淚液被化驗,結膜組織並沒有被取組織化驗。但因為病人得病都已經心裡壓力夠大了,結膜組織就沒有被採樣化驗。淚液裡面沒有病毒,但結膜組織可能有病毒。在結膜被感染的時候,結膜的細胞會死掉,這會造成細胞裡面的病毒被釋放出來到淚液中,如果是這樣,理論上也會被 RT-PCR 偵測出來。

第三 樣本數不夠

第四 病人通常在症狀出現後幾天才就醫,就醫之後才會採檢淚液,有可能在尚未就醫這幾天病毒會藉由淚液釋出。

最後 只有一個病人有眼部症狀,樣本數不夠多。事實上,在另外一個研究人數有1099人的報導裡,只有0.8%的人有結膜紅腫的症狀。

病毒被認為是藉由 ACE2 接受體來感染細胞,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角膜及結膜細胞有無 ACE2,且需要蒐集更多具有眼部症狀的病人。最後,能夠蒐集血液樣本和淚液樣本一起作病毒量的比較會更好。

另外一個研究,是在中國湖北某醫院,2020二月9日到15日收案,38位臨床診斷為 COVID-19  武漢費炎(新冠肺炎)的病人。紀錄了眼部的症狀,還有從鼻咽拭子及結膜拭子取得的RT-PCR結果進行分析。28位的鼻咽拭子取樣是陽性,其中只有2位的結膜拭子取樣是陽性。12位(32%)有眼部表現,像是結膜充血、結膜水腫、溢淚及分泌物。有眼部症狀的人幾乎(92%)都有鼻咽拭子取樣陽性,其中有6位是病危狀態。

分析發現有眼部症狀的人有比較多的白血球、前降鈣素及 CRP ,這些都是代表著發炎反應較厲害。其中有一位的初始表現症狀是流淚。

這研究不足的地方是樣本數少,且缺乏詳細的眼科檢查去排除病人可能本身就有的眼疾,另外結膜拭子取樣只有一次可能會有遺漏。結膜水腫可能是因為治療輸液體內水腫造成的。

本研究發現臨床診斷為 COVID-19 武漢肺炎的病人,32% 有眼部表現,5% 的結膜拭子是 RT-PCR 陽性


以上兩個研究雖然樣本數都較少,但是多少可以讓我們一窺武漢病毒在眼部造成的症狀。期待有更多更詳細的研究。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及不觸摸臉部之外,需不需要戴護目鏡呢?
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是不必的,除非您的臉部會跟陌生人臉部有非常近距離的接觸,且不能排除對方會有咳嗽、噴嚏的可能。因此像是搭乘較為擁擠的大眾交通工具是可以考慮使用護目鏡的。配戴護目鏡另有一個小優點,可以防止手下意識的摸臉這個動作。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院長  林于皓醫師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如何打造出不傷眼的閱讀環境


閱讀環境的明亮度

小朋友書桌要多亮才不會傷害眼睛呢?這是每個家長的疑問。林于皓醫師替大家來解答。
燈泡明暗,每個人感受不同,那要如何紀錄一個燈泡有多亮呢?有些廠牌稱為「流明」,有些稱為「光通量」或是 lm 。

光通量,單位為流明( lumen,簡記為 lm ),指的是燈具可以發光的總量(總光能)。就好像一個水庫有多少水的概念。

光從燈具出來之後,會有多少的光照到桌面上呢?我們用「照度」 illuminance 稱之。照度的單位為勒克斯( lux,簡記 lx )。照度的大小取決於光源的發光強度及被照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人若離光源越遠就會覺得越暗,我們用「照度」描述這個概念。因此在相同的燈具之下,離燈具越遠所測量到的照度越低。猶如離水庫越遠的地方所獲得的水量會越少。

兩者的關係為 lxlm/m2         


照度可由照度計測得,照度計長得像這樣。




照度計可以測量在特定位置特定角度所獲得的光量(光通量)有多少,因此可以測量小朋友書桌的明亮度夠不夠。

有點複雜?沒關係,只要記得測量燈具明亮度是用「光通量」,單位是流明 lm 。測量環境明亮度用「照度」,單位是勒克斯 lux。 

閱讀及寫字的環境要多亮才不會傷害眼睛呢?
建議照度至少 500 lux ,最好是 800 - 1000 lux
另外要注意「均光」及「色溫」

「均光」
燈光在桌面閱讀區的均勻度,越均勻越好,以 0.8 以上較佳。不可某區域特別亮,其他區域特別暗。另外要注意背景環境的照度不要和閱讀區差太多,意思是書房及書桌閱讀區的照度不要差太多,更不能只開檯燈,否則容易會引起疲勞。

「色溫」
以3500K - 5000K為宜,4000K - 4200K較佳。色溫太低偏黃,容易昏昏欲睡,太高則發藍不舒服。這邊的發藍跟藍光無關,藍光普遍存在各種環境,並不是什麼會對眼睛有特別危害的光。


近視和照度的關係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適當的戶外活動可以降低近視風險且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那到底是「戶外」還是「活動」有益呢?目前偏向是戶外的光線充足,有助於控制近視。充足又是如何才叫充足呢?目前國內外研究指出,以超過 1000 lux 的照度較可以控制近視

2018年在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IOVS 這個權威眼科期刊有篇論文 Dim Light Exposure and Myopia in Children 發現沒近視的小朋友在暗視 scotopic (<1-1 lux) 與戶外明視 outdoor photopic (>1000lux) 的時間比近視小朋友多。而近視小朋友有比較多昏暗視覺 mesopic (1-30 lux) 與室內明視 indoor photopic (>30-100 lux) 的時間。
推估跟日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s 有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多一點的戶外活動,夜晚較少用眼。作者認為比較多的昏暗視覺 mesopic 可能跟 比較多的人為光環境,像是太陽下山後 待在室內開燈 或是電子產品有關。不過這個研究的缺點是樣本數少。

在 2013年 Exp Eye Res. 有篇論文 Light Levels, Refractive Development, and Myopia – a Speculative Review 總結了多篇論文之後認為越來越多證據認為戶外活動可以對抗近視形成,重點在於戶外環境而非活動。每週戶外活動 15 小時的孩童比起每週戶外活動 5 小時的孩童近視風險降 3成。如果每週增加一小時戶外環境可以預防 2% 的近視形成。除了預防近視之外,還可以減緩近視速度。其中的可能機轉認為是陽光刺激製造眼內多巴胺 dopamine 。 另外 照度 15000 lux (晴天樹蔭下)跟 130000 lux(直接太陽照射)一樣有效。所以在樹蔭下就可以了。

既然越多戶外活動越好,那戶外活動要不要戴太陽眼鏡保護眼睛呢?會不會戴了太陽眼鏡就打折扣了呢? 2019 年 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 這篇論文結論是不會打折扣。意即戶外活動還是要戴太陽眼鏡或帽子。一般認為大於 1000 lux 就有預防近視的效果,戶外空間照度是 11080-18176 lux,樹蔭下 5556-7876 lux,樹蔭下加上帽子4112-8156 lux,太陽眼鏡 1792-6800 lux。所以不會戴了太陽眼鏡就打折扣。

各種情境下的照度







拍了些照片讓大家體驗一下,只要出去到室外,即便是下雨,照度都可以馬上提高到 1000 lux 以上。而在室內,如果沒有特別設計,就算個人感覺很亮,其實也只有 500 lux 。一支照度計網路上賣 7-800 元,其實可以買來測測,對於環境的亮度心裡會比較有個譜。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 院長 林于皓醫師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何謂飛沫傳染?對眼睛有什麼影響?

病菌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傳染途徑」。

常見的傳染途徑


像是接觸傳染、飛沫傳染或空氣傳染。

「接觸傳染」

是指直接接觸患者的身體(像是握手)或是間接的接觸沾有病菌的物件(像是不乾淨的毛巾)。藉由接觸傳染的疾病是急性結膜炎、帶狀皰疹或是疥瘡。

「飛沫傳染」

病菌原本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講話、打噴嚏、咳嗽或是吐痰的時候,藉由噴出來的飛沫而散播。這些飛沫可以散播達 2.5 - 3 公尺遠。
這些帶有病菌的飛沫可以直接被吸入,或是附著在物件上,經其他人觸摸後再觸摸口、鼻或眼睛時進入身體。
藉由飛沫傳染的疾病是流感、 冠狀病毒(SARS、MERS及武漢肺炎)。

「空氣傳染」

病菌可以在空氣中漂浮一段時間,再經呼吸道進入人體。肺結核就是藉由空氣傳染。

要如何避免被飛沫傳染呢?


最重要的是勤洗手不要隨便摸自己的臉(特別是眼、鼻及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今天你摸了幾次臉了呢?揉揉鼻子、揉揉眼睛或是不經意的碰一下嘴唇,這些都是極度容易把病菌沾染上身的壞習慣。頭髮也是另一個雷區,沾染飛沫的頭髮如果沒有洗淨就上床睡覺,很容易污染枕頭。

公車或捷運上的握把、電梯的按鈕、門把、公廁沖水鈕都是容易傳播病菌的公用物品。接觸之後要記得洗手或是使用乾洗手。

其次是盡量避開危險場所,像是KTV、醫院、捷運或是會議室這類擁擠的場所或是密閉的空間,只要有一個人帶有病菌,就很容易經由飛沫傳染散播給大家。小朋友聚集處也是個危險場所,小朋友較不易注重手部衛生,且喜歡將玩具放入嘴巴,容易散播病毒。

口罩戴好戴滿,使用口罩的時候一定要罩住嘴巴跟鼻子,有金屬條的那側在上,壓住貼合臉部不留空隙。脫下口罩的時候,千萬不可接觸到外面那側,只能從掛耳繩處取下口罩,並且馬上洗手。

戴隱形眼鏡會不會增加被飛沫傳染的機會呢?

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飛沫可以直接噴濺到眼口鼻,將病菌傳染給下一個人。遇到這種飛沫攻擊,不管當時有無戴隱形眼鏡,只要沒有防護都會中鏢。面對這種情況,護目鏡及口罩是必備的。一般眼鏡有沒有阻擋飛沫的效果呢?端看鏡片的大小,大一點的鏡片會好一點,但是仍不如有大面積防護的護目鏡。

飛沫附著在物件上,經其他人觸摸後再觸摸口、鼻或眼睛時進入身體。這時候手部衛生非常重要,沒事不要摸眼睛、嘴巴或鼻子。非要處理隱形眼鏡時,請務必先洗手再碰觸自己的眼睛。

因此會不會被傳染其實跟有沒有戴隱形眼鏡無關,而是跟有無做好防護及嚴格的手部衛生有關。遇到需要配戴隱形眼鏡的場合,就請放心的配戴吧!


和欣視光眼科診所 院長 林于皓醫師


Tell me more

想知道關於什麼的眼睛常識呢?

歡迎留言或是寫信到yhlin.oph@gmail.com。

我們會定期撰寫相關的眼科衛教喔!

眼睛有任何不適,請儘速就醫,本部落格文章無法取代醫師的專業診療。